上海电机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电机制造学校,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,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。2004年9月,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。2011年8月,学校本部由闵行校区搬迁至临港校区。2011年10月,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“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”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,开始在更高平台上培养高等技术人才。 学校坚持学生为本,实践育人初见成效。学校现有全日制研究生、本科、专科在校生12 000余名,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9年保持在95%以上。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、生活条件,搭建实践育人平台,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,在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等赛事上获得佳绩。 学校重视国际合作,着力提高国际化水平。学校现有中美合作本科专业1个,先后同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德国等近50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,开展学分互认、师生交流和科研合作等,国际化平台初步搭建。目前,有1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留学生在校学习、交流。 学校贴近企业社会,提升服务社会能力。学校一直强调扎根行业、融入行业,在贡献行业中求生存、在为行业服务中求发展,积极输送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,参与企业工程技术项目开发。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合作成立“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分院”,与上海市机电工会共同举办“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”,面向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和高技能人才培训。 学校拥有临港、闵行两大主校区。当前,临港校区一期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并顺利入驻,二期项目即将启动。2013年,上海电机学院将迎来60周年校庆。学校正按照中长期和“十二五”规划确定的宏伟蓝图,秉承“自强不息、追求卓越”的学校精神和“明德至善、博学笃行”的校训,振奋精神、攻坚克难、开拓创新,努力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,争取成为举办中国特色高等技术教育的开路先锋! 师资队伍上海电机学院拥有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,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科研教学水平的技术本科师资队伍。现有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1名,二级学科学科带头人8名,学术带头人22名,本科专业负责人25名,市级教学团队负责人4名。 学校坚持“人才强校”,创新教师培养新机制。2007年起,学校每年派遣青年教师赴校外企业和科研院所“拜师学艺”,挂职结束后再把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“反哺”教学。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晨光计划、启明星计划、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的资助,学校后备学术骨干队伍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。我校教师还曾多次获得上海市教学名师奖、上海市育才奖、上海市模范教师、上海市三八红旗手、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奖项和称号。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,学校初步打造出一支特色鲜明的技术本科师资队伍。 引进待遇一、作为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引进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,除享受我校在职同级人员相同的工资、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外,还提供2-5万元安家费,20-50万元的住房补贴(分5-10年支付),8-20万元的科研经费,视情况帮助解决配偶工作。 二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、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,除享受我校在职同级人员相同的工资、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外,还提供2万元安家费,并根据学科和专业的不同提供 12-15万元住房补贴(按聘期逐年支付)及4-7万元科研经费。 三、引进国(境)外著名高校毕业、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博士,除享受我校在职同级人员相同的工资、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外,还提供1万元安家费,并根据学科和专业的不同提供 10-12万元住房补贴(按聘期逐年支付)及3-5万元科研经费。 |